慢煮的快樂

手藝就是要慢慢學,一邊理論一邊經驗,才能真正的駕馭這一門手藝,音樂也好、投資也好、甚至愛情也好,都是這樣的一門藝術

生活在大城市,最不能原諒的,就是太慢。這一種即食的文化,最為資本社會津津樂道,做事要快,賺錢要快,跳班就是神童,愈早畢業愈早成功,彷彿搶快成功之後,人生便可以告一段落了。張愛玲說,出名要早,留點時間享受名氣。要不大器晚成,縱使你成就有多高,「吸睛」能力哪夠15歲出道的強?40歲的歌手,早已經自嘲為「公」字輩了。

的確,知識來說,我們太崇拜教育制度,覺得讀至 PHD,什麼都是專家。自從有了學位制度之後,我們為知識立下了標桿,然後一個一個追趕,殊不知這世上,總有一些東西只能慢學。可能有人說,「我知道經驗也很重要,但就不能先學滿了理論,然後才慢慢累積經驗嗎?」

或者小人愚頓,對我來說,特別是手藝就是要慢慢學,一邊理論一邊經驗,才能真正的駕馭這一門手藝,音樂也好、投資也好、甚至愛情也好,都是這樣的一門藝術。情人節將近,愛情的故事也像回春的小鳥一樣,不斷出現在耳邊響起(不是身邊呀),今日讓我分享一個關於「慢」的故事吧。

人老了,莫說是結識新的朋友,連維繫現在的友誼已經足以累人。慶幸在生活中,總常會認識新的朋友。近日認識一個 KOL,聽到了她的一個故事:她剛和戀愛多年的男朋友分手了,一個轉身,已經開展了一段新的情緣快半年了。

所有精彩的故事由此開始,這女孩很早已經出國讀書,家境不俗,作為一名網上KOL,網上交友自然是最好的渠道。這位新男友也不例外,而且很多條件也相當討好:小康出身,一份穩妥的職業、醒目的「all back 髮型」,就是有一點與別不同。

不知道各位生命中有沒有一些看上去很懂人情世故的人?總有了吧。有些「世界仔」是真心的世界仔,你談什麼話題,什麼喜好,上至天文下至地理,他都可以「和你吹」,這「吹」不一定是一昧的附和,即使明明你是這方面的專家,高手的世界仔總在無傷大雅之處,有自己的見解。他們什麼都懂一點,也真的是觸類旁通,令你覺得他很有才華,和他相遇簡直相逢恨晚。

如果你覺得這男孩就是世界仔,與別不同,那很遺憾。他的特別之處,在於他比任何一個我認識的男孩,都急於肯定一段關係。短短1個月,他便急不及待「宣示主權」,希望KOL 可以登出他們的合照,正值新年,自然也急不及待「見家長」。

通常這樣的行為,總有一個不為一知的理由。

初次與女孩家人和朋友見面,他就是那種看上去很懂人情世故的人,送禮倒酒、讓位幫忙,有時候表面工夫的確要做,但有些人情世故做多了,也要知道背後的真心。不過局中人怎會明白,我想,他應該覺得自己當天做得很優秀。

告訴我以上整個故事的,就是我那些當時在座的朋友,他們當然都不是善類,冷眼旁觀,適時加上句恰如其份的嘉許,去鼓勵他熱情的行為。我聽畢了這樣的一個故事,只有滿腦的好奇,哪有人對愛情如斯着急呢?

你們覺得呢?

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stephenlam.conductor